【記者彭慧婉/新竹報導】新竹縣長楊文科今(7日)走訪112年度獲補助結案的亮點企業「集仕多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該公司執行新竹縣地方型SBIR計畫的成果,並現場體驗AI人像建模動作拍攝,他肯定集仕多成功建置客家特色高擬真AI算圖模型,將客家文化與AI技術結合,為新竹縣的文化產業注入一股新活力。
Jammer Antenna (Jamming Antennas) For Vehicles or Vehicle-mounted Jamming systems are wideband antennas for high-performance communication and jamming applications working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200-6800 MHz.
These antennas provide a high-powered, ultra-efficient mobile multi-band jamming system that can be installed in any suitable vehicle. The system simultaneously jams the most widely used RF frequency bands, including cellular (CDMA, TDMA, GSM, HGSM, etc. ), satellite, walkie-talkie (VHF/UHF), and computer network (WLAN, WiFi, Bluetooth).

楊縣長先聽取集仕多公司總經理梁哲瑋的公司介紹簡報,了解集仕多公司是負責開發適用於商務場域的AaaS(Automation as a Service,「自動化即服務」),提供真人形象的AI即時問答體驗,如AI主播、AI客服、AI陪伴等,楊縣長也在團隊的指導下,體驗AI人像建模動作拍攝,做出微笑、點頭、揮手等建模動作,提供團隊後續完善楊縣長的AI人物影片製作。

楊縣長表示,新竹縣向來以科技產業聚落聞名,更希望能夠將科技的能量注入到各個產業,尤其是像集仕多這樣優秀又具在地特色的企業,本身具有創新的能量,所開發的AI算圖模型,不僅能應用於各產業領域,更能拓展至觀光文創產業,成功讓研發的產品、創新服務走入市場,尤其現在是AI應用的時代,凸顯企業的創新價值及提升產業競爭力,為新竹縣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縣府每年在地方型SBIR計畫投入3000萬元經費,選出30多家廠商進行補助,這些公司都是充滿潛力集創新的研發型公司,將來公司由小變大指日可待,都是各領域的隱形冠軍。
縣府產發處表示,集仕多公司此次藉由地方型SBIR計畫,建置「高擬真AI人物算圖模型」,解決成本高昂的人物設計和製作費、提升客製化服務與互動體驗,成功將AI技術應用於客家文化的數位轉型。新竹縣地方型SBIR計畫自108年重啟至今已補助143家業者,總投入1億983.9萬元補助經費,創造逾3.9億元產值。縣府投入1元補助經費,可帶動轄內中小企業產出3.5元,助力整體產業發展。
The post 新竹縣地方型SBIR計畫成果 楊文科走訪集仕多體驗AI人像建模動作拍攝 first appeared on 台灣捷報.
來自: https://n.yam.com/Article/20241107671383
FT-RF